今日菜价|农副产品|工作动态|行业新闻
名优摊店|市场考评|信用评价|法律规章
通知公告|所辖市场|中心概况|消费指南
私 房 菜

首页>工作动态>扫黑除恶>正文

扫黑除恶常态化 推动城乡更安宁

总阅读数:7 发布时间:2023-12-29

     

      2021年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工作以来,南靖县公安局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根据上级公安机关的统一部署,充分发挥打击违法犯罪主力军的作用,在辖区内全面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涉黑涉恶犯罪行为,成功打掉外省流窜敲诈工地恶势力犯罪集团2个,抓获涉恶犯罪嫌疑人13人,始终保持对黑恶势力的高压态势,坚定不移打击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坚决不让黑恶势力死灰复燃,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2021年7月,南靖县公安局被评为“漳州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集体(2018-2020)”。

     

     扫黑除恶应知应会

     Q1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什么时候开始?

     2021年2月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巩固专项斗争成果的意见》,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圆满收官,正式转入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

     Q2部署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的背景是什么?

实践充分证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最得人心的大事之一。因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提出新的要求,强调专项斗争不是一劳永逸的,要有与黑恶势力长期斗争的思想准备,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

     Q3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持续提高扫黑除恶法治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切实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Q4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的组织保障是什么?

     各级党委和成员单位保留相应领导和办事机构,做到思想不松、机构不撤、队伍不散、力度不减、标准不降,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实现常态化运行。

     Q5四书一函”指什么?

     监察建议书、纪律检查建议书、司法建议书、检察建议书、公安提示函。

     Q6什么是“黑社会性质组织”?

     (1)形成较稳定的犯罪组织,人数较多,有明确的组织者、领导者,骨干成员基本固定;

     (2)有组织地通过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其他手段获取经济利益,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以支持该组织的活动;

     (3)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有组织地多次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为非作恶,欺压、残害群众;

    (4)通过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包庇、纵容,称霸一方,在一定区域或行业内,形成非法控制或重大影响,严重破坏经济和社会生活秩序。

     经常纠集在一起,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在一定区域或者行业内多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为非作恶,欺压百姓,扰乱经济和社会生活秩序,造成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但尚未形成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违法犯罪团伙。“恶势力”一般为三人以上,纠集者相对固定,违法犯罪活动主要为强迫交易、故意伤害、非法拘禁、敲诈勒索、故意毁坏财物、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等,同时还可能伴随实施开设赌场、组织卖淫、强迫卖淫、贩卖毒品、运输毒品、制造毒品、抢劫、抢夺、聚众扰乱社会秩序以及聚众“打砸抢”等。

     Q7“12337”平台指什么?

     即全国扫黑办智能化举报平台,对收到的群众举报线索实行全流程自动化处理,实现统一分流、交办、督办和反馈。

     

     Q8“两个一律”指什么?

     对涉黑涉恶犯罪案件,一律深挖背后腐败问题;对黑恶势力“关系网”、“保护伞”,一律一查到底,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Q9“一案三查”指什么?

     既要查办黑恶势力犯罪,又要追查黑恶势力背后的“关系网”、“保护伞”,还要倒查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和部门的监督管理责任。

     Q10《反有组织犯罪法》颁布实施的意义是什么?

    《反有组织犯罪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系统、完备规范反有组织犯罪工作的法律;是常态化扫黑除恶的法治保障。

    《反有组织犯罪法》的颁布实施,总结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实践经验,是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持续提高扫黑除恶斗争工作法治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反有组织犯罪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坚持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是一部预防和惩治黑恶犯罪的专门性、综合性法律。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依法组织开展有组织犯罪预防和治理工作,应当动员、依靠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共同开展反有组织犯罪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运用法律与黑恶势力作斗争的信心和能力,确保为人民群众创造安全、安业、安居、安康、安心的良好环境。






返回顶部 返回上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