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阅读数:7 发布时间:2022-06-15
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是培养良好生活习惯、提高公民文明素质的有效途径
随着人民群众温饱无虞、迈向小康,社会结构、消费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饮食过去追求大荤大肉,现在喜欢绿色环保;居住过去追求豪华大气,现在喜欢简约时尚;出行过去豪车名车代步,现在喜欢骑行散步;旅游过去追求繁华闹市,现在喜欢田园山水;购物过去喜欢实体面对面,现在喜欢网上快递,等等。生活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与人类的生活实践和文化素养密切相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需要长期培养塑造。
从自觉摈弃不良习惯做起。倡导每个人养成“戴口罩、勤洗手、常消毒,少移动、少聚会、少汇集,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食野味”等良好生活习惯,自觉维护公共卫生健康。倡导摈弃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赌博酗酒等不良陋习。坚持疏堵结合,德法兼治,从我做起、从家庭抓起、从科普学起,积极传播文明健康理念,传授健康知识和防护技能,为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夯实基础。从移风易俗弘扬新风抓起。让年例、行通济、围龙宴等传统习俗,以宅家守护、微信拜年、电话问候、读书运动等新的生活方式取代。从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护起。防止传染性疾病发生,阻断疫情发生源头,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还是要回归自然、回归生命,学会用科学与理智去思考,用规矩与良知去导引。
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是关系群众民生福祉、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
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同每个人息息相关,人人都是直接参与推动的责任主体。必须全员发动、全员参与、全程推进,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
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氛围。广泛开展“文明健康,有你有我”主题宣传活动,动员全社会营造“讲文明,懂健康”的良好氛围。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宣传,倡导健康过节,抵制封建迷信,拒绝“黄赌毒”。充分发挥媒体舆论导向作用,通过手机、电视、网络和新媒体等载体平台,引导群众筑牢健康理念、增强环保意识。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公益广告宣传、文明实践活动等,在衣、食、住、行、游等各个领域,倡导文明健康生活。要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转变全社会价值观、生活观和消费观,引导民众树立绿色增长、共建共享的理念。
加强行为引导,发挥示范作用。发挥党员干部、先进典型和志愿者示范引领作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基层党群服务中心,带头践行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理念,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发挥各文明创建作用,以创建促观念转变、促生活方式改革;发挥青年志愿者生力军作用,从文明餐桌、文明出行、文明娱乐、环境卫生、心理健康等方面入手,从娃娃抓起,从小事做起,引导公民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逐步培育良好生活方式和健康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