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铃清 摘自:闽南日报
总阅读数:17 发布时间:2019-02-26
一些商家在商品包装上将红糖与赤砂糖混为一谈,容易让消费者产生混淆。
一直以来,红糖因其特殊的营养成分深受许多消费者青睐。但记者发现,一些商家却将外观与红糖十分相近的赤砂糖当成红糖进行出售,并在产品包装上“巧做文章”,让消费者产生混淆。
红糖赤砂糖不能混为一谈
近期,扬州邗江区市场监管局查处了一起赤砂糖虚假标注为红糖的案件。执法部门认为,该产品的商品名标注为产妇红糖,配料表中却标注赤砂糖,存在两个不同的专有名称,不能反映食品的真实属性,容易引起消费者的误解,当事人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属销售标签含虚假内容的食品行为,执法部门没收了相关产品并予以罚款。
生活中,许多消费者对红糖比较熟悉,对赤砂糖却很陌生。据了解,红糖和赤砂糖在外观上十分相近,均为红褐色、颗粒状,但两者在加工工艺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2015年实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糖》(GB13104-2014)中,将食糖分为原糖、白砂糖、绵白糖、赤砂糖、红糖、方糖、冰糖,并分别进行了定义。其中,赤砂糖定义为“以甘蔗为原料,经提取糖汁、清净处理等工艺加工制成的带蜜的棕红色或黄褐色砂糖”;红糖定义为“以甘蔗为原料,经提取糖汁、清净处理后,直接煮制不经分蜜的棕红色或黄褐色的糖”。
据专业人员解释,传统意义的红糖是由甘蔗直接熬煮而成的,较好地保留了甘蔗中的营养素,同时蔗香比较浓郁;而赤砂糖是白砂糖的“孪生兄弟”,实际上是甘蔗经过工业化生产时无彻底脱色的白砂糖尾料。
有关部门专业人员表示,依据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预包装上的食品名称应清晰标示反映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使消费者购买时易于辨认和识读。国家标准中将赤砂糖、红糖作为不同的食糖种类予以列明,因此二者不能混为一谈,应在食品标签中予以区分,以免使消费者产生混淆。
部分产品包装误导消费者
记者在网售平台上输入“红糖”关键字浏览发现,许多出售红糖的商家,特地在产品宣传页面或包装上的显著位置标明“非赤砂糖”,也有一些商家在页面上向消费者详细介绍了红糖、赤砂糖在制作工艺和营养上的区别,提醒消费者购买时注意识别。
记者通过对比了解到,赤砂糖和红糖在售价上差别很大。例如,同一品牌的糖类产品,350g预包装的红糖售价为47.5元,而1000g装的赤砂糖仅售25.8元。
同时,记者也发现,部分商家存在将赤砂糖当成红糖出售,并在产品介绍及包装上让消费者产生混淆的情况。例如,有商家在产品介绍页面上宣称自己的产品为红糖,但在配料表上却标识为赤砂糖;有的商家产品包装上正面显眼地标识为红糖,包装背面的产品名称却标识为赤砂糖,或者“红糖(赤砂糖)”;也有的商家出售的红糖正面包装上写着“纯正红糖”,背后的配料表上却含有葡萄糖或者白砂糖。
记者浏览买家评价记录看到,大部分消费者并没有注意到商家在产品包装上设下的“陷阱”,而将这些“张冠李戴”的赤砂糖当成了真红糖,有的消费者品尝后也表示,“红糖”的香味和口感不浓郁。
“一看二试三尝”辨别真红糖
作为普通消费者,如何区分红糖和赤砂糖呢?
有关部门专业人员提醒,消费者除了听商家的介绍和查看产品正面包装之外,还应仔细查看包装背面的产品名称或者配料表,看清标识的是红糖还是赤砂糖。此外,也可以通过“一看二试三尝”来辨别。
一看颜色。红糖颜色是黑红色略带黑点,赤砂糖颜色是棕红、褐色无黑点。
二试手感。可通过用手指试着搓一下来辨别是否为红糖。真红糖用手搓起来相对细腻,没有太多粉质感,易结块;而赤砂糖搓起来颗粒感明显,发散、不易结块。结块后,红糖轻轻一掰就开,赤砂糖结块后用刀也很难切开,且还有白色砂糖漏出。
三尝味道。正宗红糖属纯蔗糖,有股浓浓的蔗香,略苦、不?嗓子的是好糖。用开水冲泡真正的红糖,会有大量气泡上浮,表面会形成一层白色的泡沫,这与赤砂糖有较大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