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铃清 摘自:闽南日报
总阅读数:11 发布时间:2018-08-27
进入8月份,喜欢吃山竹的市民可就有口福了,本月热带水果山竹开始大量上市。昔日的“贵族水果”,最近这段时间“身价”降了不少,果实品质也更佳。
本月价格最低品质最佳
近日,记者在菜市场的水果摊位以及市面上水果店看到,果皮紫色、果肉莹白的热带水果山竹被放到了“主打”位置出售。记者询问了多个水果摊和多家水果店了解到,进入8月份以后山竹大量上市,价格也随之下降。目前市面上的山竹根据个头的大小,每斤价格为11元至16元不等。
一位水果店老板告诉记者:“现在是吃山竹最好的时候,价格是一年中最便宜的,品质也是最佳的。比如大颗的山竹现在一斤只要15元,7月底的时候一斤至少要26元,刚上市的时候甚至一斤要30元。”一位水果批发商也表示,现在买山竹很实惠,一箱60颗盒装的优质山竹批发价只要200元左右,7月份的时候一箱要卖到300多元。
水果店老板还告诉记者,山竹大量上市的时节并不长,差不多也就1个月的时间,按照往年的销售情况,8月底的时候山竹价格可能会继续上涨。记者查询漳州菜篮子零售价格日报表了解到,今年山竹价格与往年差不多,去年8月份山竹大量上市的时候价格在14元左右,但在去年的8月底、9月初,山竹价格开始小幅上涨至19元左右,9月中旬以后山竹就基本退市了。
成人日食山竹不宜超过3个
酸甜可口的山竹深受许多消费者的喜爱。农业专家介绍,山竹食用方便口感好,其营养非常丰富,老少皆宜,山竹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类,对机体有很好的补养作用,体弱、营养不良、病后恢复者食用山竹可以起到一定的调养作用。同时山竹还具有降燥、清凉解热的降火的功效,尤其能克食用过多榴莲引起的燥热,在泰国,人们将榴莲与山竹并称为“夫妻果”。
农业专家提醒消费者,山竹虽然爽口美味,但在食用的时候要注意,果肉中所含有的纤维素,在肠胃中会因为吸水而膨胀,过量的食用会引起便秘,所以山竹不要一次吃太多,成年人每天吃3个足矣。山竹中含有的糖分比较多,肥胖者或正在减肥的人要少吃。山竹中含有的钾元素也比较多,对于肾病及心脏病患者有不良影响,所以肾病和心脏病患者谨食山竹。
选购:一看二捏三掂四数
就如何挑选品质好的山竹,农业专家向消费者支招:首先看颜色,果壳颜色深紫光洁,果蒂鲜绿,则为新鲜山竹;如果果蒂颜色变褐色或者变黑,说明这个山竹放置时间长了,有可能快变质了。其次轻捏果壳,果壳比较软且有弹性,轻压之后能迅速恢复,说明是新鲜的;如果太硬,捏不动,则是太老或风干了,不新鲜;如果太软,则可能快要腐烂了。再次掂重量,两个大小相近的山竹,选择沉一点的,水分比较多。最后还可以数果壳底部的蒂瓣,通常山竹底部的蒂瓣有4到8片,蒂瓣的片数和果肉的片数是一样的,蒂瓣越多,就说明果肉片数越多,果核就越小,有的果核甚至软到可以直接吃。因此,可以挑选蒂瓣多的山竹。
专家同时提醒消费者,山竹极易变质,若想存放得久一些,就一定要保证低温少氧的环境。如果短期内山竹没吃完,应该将其放在冰箱里冷藏,因为低温可以减少山竹水分的丧失,降低果胶酶的活性,延缓山竹腐败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