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铃清 摘自:闽南日报
总阅读数:4 发布时间:2018-07-24
每到夏季,新鲜的水果竞相上市,深受人们喜爱。人们在享受瓜果美味的同时,也饱受各种谣言的“困扰”,如“荔枝泡药水”“桃子喷防腐剂”“西瓜打药”等。日前,省食药监局通过微信公众号向广大群众进行辟谣,澄清关于夏季水果的那些“流言蜚语”。
谣言一:药水浸泡过的荔枝吃了引发手足口病
网上流传一则幼儿园的“温馨提示”,指出很多小朋友吃荔枝后发烧,看中医后,医生说现在的荔枝几乎都是用药水(有弱腐蚀性)浸泡的,吃后会引起发热,还可能引发手足口病。请家长最近不要给孩子荔枝吃。传闻还声称,药水中使用得最多的是甲醛。
营养专家表示,甲醛、稀硫酸等药水法律禁用于食品,一般市面上很少见。我国农业标准规定,为了护色,荔枝可以用二氧化硫气体熏、稀盐酸浸泡,只要合理使用对人体并没有什么危害。手足口病医疗救治专家也明确表示,手足口病是由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病毒以消化道、呼吸道和与人群密切接触等传播途径为主,与吃荔枝没有直接关系。
谣言二:桃子喷洒防腐剂保鲜
网络上流传一段视频,视频中一名男子往成箱的桃子喷洒液体。拍摄者称,这些是山东临沂的桃,打的全是防腐剂。
对此,山东省临沂市农业局官方网站发布辟谣声明表示,桃的采收货架期可达7至10天,高档果品一般经过冷库预冷8至12小时后,再经过冷链运输到全国各地,以保证鲜桃美味,所以在生产上绝不会用防腐剂保鲜。网上视频喷的是水,由于正处高温季节,喷水有利于保持运输途中果实水分,绝不是喷洒防腐剂。
谣言三:西瓜打针注射甜蜜素和胭脂红
网传有的黑心商贩对未成熟的西瓜注射甜蜜素和胭脂红,并表示打针的西瓜瓤呈红色,汁液很丰富,但没有西瓜味,瓜瓤里有黄白色的“筋”。所用添加剂会破坏肝脏、肾脏的功能,影响儿童智力发育。
食品专家表示,经实验证明,通过打针让西瓜变甜是不可能实现的。瓜皮很硬,瓜内部是一个封闭的环境,向其内部注水,不仅费劲,水也会马上冒出来,注水的压力还会把瓜瓤压碎。此外,针眼会让细菌进入西瓜内部,缩短西瓜保存期。专家指出,西瓜中有一些纤维状物质,实际上是由于授粉、自然发育等原因产生的正常现象,并不是被注入了什么不好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