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铃清 摘自:闽南日报
总阅读数:10 发布时间:2018-07-24
近些年来,转基因食品引发群众关注,许多商家借“非转基因”的噱头来宣传自己的产品。日前,为保障食用植物油行业健康发展,规范食用植物油特别是食用植物调和油标签标识,坚决遏制虚假标识误导消费者的违法违规行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加强食用植物油标识管理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公告明确,市场上不存在该种转基因作物及其加工品的,食用植物油标签、说明书不得标注“非转基因”字样。
我国不存在转基因花生橄榄葵花籽
公告要求,食用植物油标签、说明书不得含有虚假内容,应当反映食用植物油的真实属性。单一品种食用植物油应当使用该种食用植物油的规范名称,不得掺有其他品种油脂。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食用植物油调配制成的食用油脂,应当标注为“食用植物调和油”,并在标签上注明各种食用植物油的比例。
公告特别指出,转基因食用植物油应当按照规定在标签、说明书上显著标示。对我国未批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且未批准在国内商业化种植,市场上并不存在该种转基因作物及其加工品的,食用植物油标签、说明书不得标注“非转基因”字样。
农业专家表示,有的企业借反转基因造成的社会不安,擅自标识“非转基因”,以吸引消费者。实际上,根据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所制定的目录,在我国大豆、油菜、玉米、棉花存在转基因农产品,花生、橄榄、葵花籽根本不存在转基因农产品。因此,原则上市场上能够标识转基因食用植物油的,只有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和棉籽油。除此以外,花生油、橄榄油、葵花籽油、山茶油、棕榈油等并不存在该种转基因作物的食用油产品,按照此次公告,标识“非转基因”属于不正当的炒作,是违规行为。
同时,公告还明确,企业在2018年12月21日之前依法生产的食用植物油,允许销售到保质期结束。自2018年12月21日起,各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组织开展为期1个月的专项监督检查,重点检查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植物油料(包括植物原油)采购记录、生产记录、财务记录。发现标签不符合规定、记录造假、投料和成品物料不平衡的,要依法进行处罚,并追究企业法律责任。
多家企业已更换包装并提醒消费者
记者近日走访市场发现,市场上标注非转基因的食用油品种有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调和油、芥花油。其中,有部分调和油没有在标签上注明各种食用植物油的比例。记者还发现,非转基因食用油产品的价格比转基因产品价格高出不少,比如,同品牌的转基因菜籽油5升装价格为49元,非转基因菜籽油1.8升装价格为36元;同品牌同样为4升装的食用调和油,非转基因产品价格为67元,转基因产品价格只要44元。
同时,记者并未在正规商场发现标注“非转基因”字样的花生油、橄榄油、葵花籽油、山茶油、棕榈油产品。在网售平台上,记者浏览发现,多个食用油品牌已在官方旗舰店发出公告提醒消费者,例如,鲁花旗舰店在葵花仁油产品销售页面醒目位置标注:根据有关规定,市场上并不存在该转基因作物及其加工品的,禁止使用非转基因广告词,葵花为非转基因作物,鲁花葵花油根据通知要求,不再标注非转基因字样,请放心购买。中粮食品营销有限公司在致消费者函中表示:为积极响应政府规定,我司对于不存在转基因成分的花生油、葵花籽油标签宣传内容进行了审核评估,现花生油、葵花籽油标签非转基因宣传字样已去除,改版后无非转基因标识的花生油、葵花籽油产品会陆续上市销售。
与此同时,记者也发现,网售平台上一些出售农家自榨花生油、葵花籽油的非正规品牌商家,销售的花生油、葵花籽油,依然打着非转基因的噱头。比如有店家在产品页面显著位置标识“非转基因纯正花生油古法压榨而成”。还有商家在产品页面大肆向消费者介绍“为什么选择非转基因葵花籽油”,并标明自己“专注非转基因制油30年”。浏览买家评价记录发现,有许多消费者正是被商家的非转基因宣传所吸引而购买所谓的非转基因葵花籽油。